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20年平价光伏电站开发及技术方案线上研讨会上获悉,今年是我国光伏发电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承上启下之年,目前各地纷纷研究和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加快推进平价上网。
另外,视各地区实际的消纳情况,部分省市暂停红色预警区域新增项目申报。新疆新疆《关于做好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要严格落实风电、光伏发电监测预警要求。
宁夏根据宁夏发改委《2020年光伏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平价申报项目为全部自发自用的试点项目,纳入2019年的竞价项目但未能在5月底前开工的,不得申报2020年度项目。截至目前,包括陕西、宁夏,新疆,江西、内蒙古等地下发了2020年光伏发电建设方案通知。竞价项目投产时间、平价项目开工时间原则上则上不得晚于2020年底。对于逾期未建成并网的竞价项目,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1元/千瓦时此外,文件还要求平价、竞价项目申报企业均需按照4元/W提供项目资本金不低于20%的资金证明,同一投资主体最多只能申报2个项目,股东方不超过2家。
新疆要求分类推进国家财政补贴光伏发电存量项目建设,2020年自治区重点推进疆电外送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准东新能源基地512万千瓦(其中:风电385万千瓦、光伏发电127万千瓦)和哈密风电基地二期25万千瓦(其中:风电15万千瓦、光伏发电10万千瓦)项目及电力送出工程建设。文件还明确指出,蒙西地区每个盟市申报规模上限为50万千瓦、蒙东地区每个盟市申报规模上限为35万千瓦(含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包头市、乌海市2020年不安排新增竞价项目。使用SiC器件时,动态开关损耗要小得多,因而能使用更高的开关频率,同时仍能提高性能(并减小尺寸)。
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因为它目前仅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2%(相当于500GW)。因此,SiC方案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BOM总成本已达到可以低于硅方案的水平,并具有显著的应用和性能优势。SiC开关器件有时被称为解决所有电源工程师问题的方案,在一些关键领域提供增强的性能。半导体器件仅占总物料单(BOM)成本的10%。
由于这些器件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能效至关重要,因此,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如安森美半导体已大量投资,以不断提高性能。价格下降、政府政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需要共同使该领域强劲增长。
基于SiC的器件损耗要低得多,并且可以在更高的温度和更快的工作频率下运行,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占BOM主要成本的电感和电容器的尺寸和成本。尽管单个SiC器件的成本要比对应的硅器件高,但使用SiC开关可使电容和电感值降低75%,显著降低了成本,从而抵消了开关器件的成本增加。这种方法减少了许多逆变器设计中接通时出现的浪涌电流。人们仍然认为SiC方案很贵。
亚太地区的产能领先,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以占全球太阳能部署量三分之一的中国为主。在大功率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提高约3%的能效将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这些系统的核心是DC-DC升压转换器和DC-AC逆变器,从光伏面板获得的DC电压生成AC电源电压(和频率)。因此,这些高效且可靠的系统能够以低于上一代硅基产品的价格水平进行设计。
先进的门极驱动器经过专门优化,可与SiCMOSFET一起使用,并提供允许的最大门极电压,以确保它们完全导通以最小化损耗。显然,可再生能源将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满足我们对电能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电动汽车(EV)等新技术供电,也保护环境,减少我们对污染化石燃料和核能的依赖。
逆变器尺寸方面,趋势是从超过100kW的高功率中央逆变器转向每台能够提供高达100kW功率的多串逆变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霁雪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光伏的装机目标应该在可行范围之内尽量定的高一些,对于非化石能源比例的要求一定会在2020年15%基础上有所提升。
组件产量98.6GW,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单晶PERC、TOPCon、IBC、异质结等不同电池及组件技术路线转换效率不断打破记录,仅2019年一年电池记录就刷新了9次。促进度电成本降低的系统设计优化等。中国的光伏行业在全球市场中一直十分出彩,跑在世界前列。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投运的、与光伏相配套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290.4MW,占中国储能投运项目总规模的18%,同比增长12%。随着新能源装机在十四五期间的继续增长,装机规模与消纳能力之间的鸿沟也面临逐渐拉大的趋势。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推行以来,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全球范围内的中标电价快速下降,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2019年印度的光伏发电成本仅为38美元/MWh,比火电低14%。虽然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能源产业的主要矛盾将聚焦在较高的发展需求与有限的市场空间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好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争夺电力市场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光伏的消纳难题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
在随后的1986-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列出了太阳能电池专题,有关光伏的研发项目自此开始有了突破性进展。光伏的核心成本快速下降趋势与储能的技术成本下降趋势结合到一起,将产生高规模的产量优势,助推光伏行业实现爆发,届时,寿命仅有三、四十年的火电、燃气等传统能源将不再是必须。
2011-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单位造价变化趋势(参照工程决算情况)图片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今年以来,国内多家光伏企业纷纷加快技术研发,推出采用210mm大尺寸硅片的高功率组件等产品,持续推动光伏制造和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太阳能处处长秦潇表示,十四五时期,光伏行业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光伏在能源体系中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光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控:跑得快不一定能赢,稳步有序才是长远之道2019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30.1GW,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达204.3GW,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届时,光伏将会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应用、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利用太阳能和风电、水电在日内和季节间变化的互补性,以及水电、火电、光热电站的调节能力,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达到204.3GW,超过十三五规划中规定的我国的光伏装机到2020年底达到1.05亿千瓦以上目标的94.6%。
当前,我国走到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面临向十四五规划迈进的转折点。从1958年中国开始研制第一片晶体硅光伏电池,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空间到地面、从军到民、从小到大、从单品种到多样化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预计到2025年,三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将超过3.5亿千瓦,远超国家电网目前的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对于光伏企业而言,原创技术、核心技术是长远发展的基础。
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五年,新能源的发展将继续进步,新能源制氢所需的基础设施得以解决,光伏+储能+氢模式有望全面融入到当前的风、光、水、火格局,各类电源相辅相成,弃光限电、能源消纳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十四五开局之时,将是我国的光伏行业迈向无补贴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创新求变、降本增效依然会是主旋律。
以西北地区为例,以前,西北部光伏发电消纳遇到的瓶颈逐渐向中东部转移,新疆、甘肃等地的新能源装机已超过自身最大负荷的1.5倍。能源发展的希望在于通过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提供更清洁、更廉价的能源产品,未来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布局仍然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变:技术先行思变则通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光伏市场的动态变化,客户的需求和供应链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就要求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以创新谋发展。
2017年10月,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在各省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意见》,指出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重要意义,其中分布式能源及围绕其开展的区域能源供应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核心所在。HJT、TOPCon等技术逐步成熟化。
1982年国家科委制定1981-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其中首次列入光伏科技攻关项目,成为光伏行业在我国五年规划版图上的起跑线。对于我国的光伏行业来说,在核心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长远布局,取得核心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通过技术和政策的衔接推进,将光伏与建筑物等应用形式相结合。
光伏发电归根结底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因此探索光伏与其他技术的结合的光伏+模式至关重要,未来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与其他能量形式间的转换,有望可以解决人类需要的所有能源问题。根据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预测,到2050年新能源发电将成为第一大电源,将有75%以上的发电用能来自清洁能源,其中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40%左右。